病如桂枝证,头不痛,项不强,寸脉微浮,胸中痞硬,气上冲咽喉,不得息者,此为胸有寒也,当吐之,宜病如桂枝,是见发热、汗出、恶风、鼻鸣、干呕等证。若热结在胃,则蒸蒸发热,不复知有寒矣。
详太阳下编。若脉大而不恶寒、蒸蒸发热、汗多亡阳者,当急下以存津液,而勿以潮热为拘也。
太阴腹满时痛,而反下之,寒邪与寒药相结,成寒实结胸。脾主四肢,阴气衰少,则两阳相搏,故烦疼。
夫以风木之藏,值风木主气时,复中于风,则变端必有更甚他经者。炙甘草汤主之。
若躁烦而能食,尚为热厥利耳。此塞因通用法,又寒因寒用法。
盖少阳为枢,不全主表,不全主里,故六证皆在表里之间。末句语意,直接有水气来。